七大世界遗产建筑
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 1945 年成立时,章程中包含「保存和保护世界的遗产书籍、艺术作品和历史和科学古迹」,还规定向有关国家推荐必要的国际条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51年成立「国际古迹、艺术和历史遗产及考古发掘委员会」,根据该委员会的建议,1959 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设立「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ICCROM」。1965 年依据《威尼斯宪章》成立「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 ICOMOS」。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07 年海牙公约》的基础上,通过了《1954 年海牙公约》,以强化当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于文化财产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后又陆续通过了一系列保护文化财产的建议和条约。
关于《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名录》设置的目的为后世子孙保护这些地点,以免因人类或动物入侵,非经授权、不受监控、行政疏忽等造成的破坏。联合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始于 1972 年 11 月 16 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次大会,该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的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5年12月17日《世界遗产公约》正式生效,而《世界遗产名录》是 1976 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
世界遗产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决议通过的地标或区域,其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以及兼具两者的复合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地点,必须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在地理或历史上具有可辨识与特殊的意义。世界遗产委员会与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力组织,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与保护工作。
第 44 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福州举办)
世界遗产委员会
评价高迪的建筑作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在巴塞罗那市区或近郊的七处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见证了安东尼·高迪对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建筑技术的杰出创意与贡献。文森之家、圣家堂、桂尔宫、桂尔纺织村教堂、桂尔公园、巴特罗之家、米拉之家,这些建筑物都呈现了折衷主义风格,非常人性化,这对花园、雕塑以及所有装饰艺术和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极大影响。」
文森之家
Casa Vicens 1878
高迪毕业后不久,随即初露头角。1878年,岛努埃尔·文森·蒙塔内尔委托高迪于靠近格拉西亚镇最西郊处设计一所适用于家庭度假的避暑住所。格拉西亚镇离省会巴塞罗那市仅一公里半,却拥有乡村的宁静,让当时许多资产阶级家族选择格拉西亚作为他们的休憩及度假地点。简单的结构,配上几何多彩的东方风格瓷砖镶砌,让我们看到年轻的高迪已不自觉地踏入了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流派当中。高迪于1880年完成文森之家的建筑设计方案,但直至1883年兴建工程才正式开始,由于文森先生的经济问题,文森之家直到1888年才全面完工。
圣家堂诞生立面
及地下教堂
Sagrada Familia 1883
高迪奉献了几乎是他整个职业生涯中的43年,致力于他最完整也最具声誉的建筑作品:圣家堂。1883年,从31岁高迪接手教堂的工程起,圣家堂建造工程一直陪伴高迪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高迪生前只完成了圣坛地下室、后殿、回廊、诞生立面与四座塔楼,并把他在其它建筑设计中曾经进行过的实验和尝试过的处理方法都运用到圣家堂上。后世的多代建筑师按照高迪留下的模型和指导施工,至今一直还处在建造之中,希望在2026年高迪诞生百周年庆典时正式竣工。
桂尔宫
Palau Güell 1885
紧邻兰布拉大道,桂尔宫是桂尔一家居住的城区宫殿。外观简单朴素,内部无比奢华,是一处与外界隔离的世外桃源。在内部空间的设置上,各个厅堂或是房间并不直接与外部街道及中庭相连,而是绕着中央大厅而建,一个纵向的大厅贯穿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垂直向上而与抛物线式的圆形屋顶相连。在这座宫殿里,桂尔先生经常为他的朋友们举行音乐会、展览会等。尽管在这个建筑上花上了巨额的投资,桂尔先生只居住了近二十年。在1910年的巴塞罗那悲剧周暴力事件发生数月后,桂尔先生搬到宁静的桂尔公园居住,桂尔宫交由子女接管。
桂尔纺织村教堂
Crypt of Colonia Güell 1898
桂尔先生于1890年开始着手进行一项极具野心的企划:桂尔纺织村。这是一座远离巴塞罗那、设有厂房、员工住所及社交活动的纺织工业中心。高迪从1898年开始被委托重新规划一座教堂。由于高迪的深思熟虑,使得教堂的兴建工程到十年后才开始动工。可惜在1914年桂尔病危去世后,新一代管理层对整个建筑案没有兴趣,导致高迪只构建了原案中的一个楼层就毅然离去。虽然如此,桂尔纺织村教堂在结构上的大胆创新被视为高迪的经典之作,而高迪的技术突破日后都被运用到圣家堂的设计建造中。
桂尔公园
Parc Güell 1899
桂尔公园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与象征意义弥漫的城市公园。桂尔先生从城市+花园的理念中得到启发,追求有利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希望在佩拉达山的庄园里建造一片住宅区,远离对身体有害的工业城市。于是,高迪设计了一套非常完备,充满了加泰罗尼亚优良传统和基督象征性元素的花园城市住宅区。1914年,建筑案只在兴建了公共区域以及原计划中60户住宅中的两户后,因为始终没有得到上层阶级客户的支持而宣告中止。1922年政府收购该社区后转为公园。1984年桂尔公园因其珍贵的艺术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巴特罗之家
Casa Batlló 1904
巴特罗之家是坐落在巴塞罗那市中心的一栋七层商住两用大楼。高迪受工业家何塞甫·巴特罗先生的委托,把1877年落成的大楼改建成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大楼。改建从1904年开始,1907年竣工。巴特罗之家的装璜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现代派的风格,高迪彻底放弃了原来的正立面,改建成波浪形、线条流畅的立面。玻璃状的屋顶表面,在阳光照射下光芒四射,而且随着光线强度的变化,屋顶光泽也会随之变化。只可惜,当时的市民未能接受这种创新,纷纷以惊讶的眼光看待巴特罗之家,于是很快就把它贬为「尸骨之家」或「呵欠之家」。